来源: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各园区城市建设局、镇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企业):
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房屋市政工程深基坑、高边坡、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临时用电等重大危险源安全隐患增加。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汛期安全管理的通知》及《转发关于进一步强化汛期施工工地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东防办函〔2025〕18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工地汛期安全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压实各方三防责任
各园区城市建设局、镇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救灾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充分认识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三防责任体系,确保三防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对施工工地安全的监督指导,严防监管盲区。督促建设单位履行首要责任,牵头组织施工、监理单位编制针对性防汛预案;施工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健全从企业总部到项目部、施工班组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明确项目经理为防汛第一责任人,落实各环节岗位安全责任,切实将企业防汛责任主体落到实处;监理单位要将汛期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巡查,对未达要求的签发停工令。
二、聚焦重点,进一步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各园区城市建设局、镇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汛期要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低洼地带、沿江沿河、临沟临崖等重点区域,以及险工险段、险点险位等重点部位,加强对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涉水工程、基坑工程的全面排查,建立隐患整改台账,确保闭环销号。要对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地下暗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层外墙脚手架、工地临时板房、工地围墙等重点部位进行深入排查,同时密切留意天气预警,及时传达预警信号,做好随时准备撤离危险地带人员、防台风“六个百分百”等各项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执法,对不落实汛期施工安全责任和措施的,依法依规严格查处。各镇街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野外施工工程汛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有关排查整治情况于8月9日前通过粤政易报送至安监站陈镭华处。
三、强化管控,抓实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一)严格施工现场生活办公选址安全。房屋市政工程工地项目部、工人宿舍人员密集,必须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摆在突出位置。从2025年8月1日起,新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部、工人宿舍选址必须提前开展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严禁在河道行洪区、滑坡体、低洼易涝区、深基坑周边 50 米范围内设置营地,已建成的要加紧完成迁移或加固。要建立“房屋市政工程营地台账”,标注位置、容纳人数、周边风险点,加强实时动态管理。
(二)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转移避险措施。一是构建“叫应”机制。各园区城市建设局、镇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按照《东莞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东莞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暴雨预警双重“叫应”机制》等文件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及人员值班有关规定,加强应急值班工作,严格落实“叫应”机制,指导项目安排专人接收并传达三防预警信息,加强强降雨、夜间等重点时段动态监测巡查,落实暴雨、台风、洪水等灾害“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的重点措施,做好相应停工、停产及人员撤离等防御工作;二是各园区城市建设局、镇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特别重视受威胁人员转移避险的组织工作。当预警达到一定级别时,应严格按照《东莞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并立即组织工地人员转移至地面安全区域,严禁滞留工棚,坚决做到“应撤尽撤”。危险地带人员转移安全场所,应优先考虑附近的酒店、宾馆、出租屋及属地镇街指定的庇护场所,紧急情况下,报请属地政府协调处理。
(三)严格落实工地安全管控。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强降雨期间房屋市政工程工地防御工作要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强对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涉水工程、基坑工程的全面排查,落实防汛物资准备、人员撤离安置、脚手架及围挡加固等防汛防风措施;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地下暗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高层外墙脚手架、工地临时板房、工地围墙等临时设施要落实抗雷雨大风、高处坠物、雨水倒灌等防御措施;在雷雨大风期间,地下管网、地下空间、高边坡、深基坑等在建工程停止作业,塔吊、龙门吊、井架、升降机、高空吊篮等停止运作,塔式起重机停止安装(含顶升、加节、拆卸);按照《广东省建筑起重机械防御台风安全技术指引(试行)》要求,检查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是否采取了防风加固措施,是否加强维修保养,处于群塔作业环境下的塔吊是否采取了防碰撞等安全措施。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四)强化应急救援准备。各工地建设相关责任单位要编制完善防汛救灾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汛防风“一页纸”预案,明确停工转移条件、转移避险责任人、转移人员名单、撤离路线图、避险安置点等,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尤其是夜间演练,确保所有施工人员熟悉应急处置和逃生方式,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提前备足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等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加强日常应急物资检查维护,实行专人管理并定期维护更新,确保物资随时可用,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加强值班值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要设置值班室,确保信息有人接收、工作有人落实、情况及时反馈,遇突发情况要第一时间上报,迅速开展救援,确保快速有效处置险情。
(五)严肃督导问责确保措施落地见效。各地住建主管部门要将汛期安全管理纳入日常检查,对未落实营地选址论证、隐患排查不到位、转移执行不力的企业,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依规严肃追究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主管部门及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加强案例曝光和警示教育,切实形成有效震慑。对紧急转移避险成功的案例予以通报表扬,对表现优异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25日
(联系人:安监站 陈镭华,联系电话:22981323。)
中深建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